东莞首个“创客联盟”奋斗史:忐忑问世 跌宕发展
作为东莞首个“创客联盟”,常平科技园在租金方面给予该企业减免。孙俊杰 摄
打开微信,关注东莞市创客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客联盟”)的公众号,系统就会弹出一段话:“亲,你好呀!你不知道,我差一点就放弃了,还好,你来了。3D打印,让你我一起走进光怪陆离的另一世界。”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看似轻松诙谐的话,却是东莞首家“创客联盟”一路摸爬滚打的成长写照。
近日,创客联盟创始人陈晶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称,一路走来,有担忧,有质疑,有挑战,也有欣喜,“尽管目前压力仍然不小,但行业前景在召唤,今天一切的努力,终会是值得的。”
今年4月18日下午,省委书记胡春华到常平科技园调研,充分肯定了常平科技园以“三旧”资源高效用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在走访位于园区内的创客联盟时,胡春华关切地询问了陈晶关于创客联盟创办的初衷以及营利模式,并鼓励她进一步做大做强。
忐忑问世
投入逾百万探路创客平台
“当时决定做创客联盟时,不少身边的朋友表示担忧,但我看好这行业前景,咬咬牙就做了。”
——创客联盟创始人 陈晶
2005年前后,从事模具行业的陈晶开始接触3D打印,她发现一台3D打印设备在打模的过程中,可以代替很多位工人的劳作。因此,她十分看好这项科技,认为它将具有广阔前景。
于是,陈晶和丈夫在常平成立了一家3D打印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2013年,陈晶在多年的经营中发现:有些企业急需一些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建议,但找寻创意却费时费力;而分布各地的设计师或有创意的人们,却无处施展。
陈晶心想,是不是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需求者与创意者进行对接,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让创意迅速落地成型。
有了这样的念头后,陈晶便开始着手准备。然而,做东莞创客平台的开路人,过程并不容易。
陈晶的大胆想法受到身边朋友的担心和质疑:“这个领域的风险还是太大了,你想清楚了吗?”“做互联网的产品,后续的资金投入会非常大,你承受得了么?”
“当时只有老公还支持我,他说‘这领域听上去有点意思’。”陈晶说,但她认准了这条路,不为外界所动,筹集了100万元的资金,再加上朋友们的一部分注资,2014年开始,他们就在常平桥沥工业区里办起了东莞市创客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般认为,“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的是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指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
而陈晶说,她打造的创客联盟,是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领域。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创客就是一群玩创新的人。因此,她的创客联盟英文就叫“makerlm”。
后来,在一次科技展会上,常平镇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对创客联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邀请创客联盟进驻常平科技园,并给予几年的免租期。
这也是常平科技园引入的东莞市唯一“创客联盟”。
对于创客联盟进驻常平科技园,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也寄予了厚望,他期待“创客联盟”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专家论坛、组建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创业实践等活动,为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苗圃)筛选优质项目,进而提高项目成活率。
跌宕发展
遭遇几个月没订单的煎熬
创客联盟创办初期压力很大,曾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一个订单。
——创客联盟客服 邓秀竹
7月24日上午,创客联盟的文员邓秀竹像往常一样处理一些客户咨询,位于虎门的一家企业通过网站发来了订单,该公司需要订做一批电动车模型,作为员工节日福利。
“这一订单的总费用有9000多元,这也是创客联盟成立至今收到的单笔金额最高的订单。”邓秀竹说,她从去年11月加入公司后,就一直从事客服工作。公司起步初期,平台刚搭建好,客户群体仍在培养,压力比较大,曾经连续两三个月没有接过一张单。
而在陈晶心中,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创客联盟刚成立时,办公场所只有60平方米左右,而且还处于常平桥沥工业区老厂房的层层包围之中。
随着3D打印技术在模具等行业中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因此也得到了东莞市的高度重视。2014年初,东莞就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扶持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当年举行的中国(东莞)“智谷杯”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会在技术层面对3D打印技术进行关注和支持。
在陈晶看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传统行业需要将创意落地的3D打印需求在迅猛增加。但对许多3D打印企业而言,他们却很少会去接零碎的小单子。偶有成交,企业与创意者中间必须经过繁琐的对接流程,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但通过创客联盟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将各种创意和需求集中起来,然后批量化地提供给合作的3D打印企业,进而整合优化产业链条的发展,让3D打印不断走向市场。”
经过一番努力,陈晶及她的团队也陆续获得外界的关注。2014年12月6日,创客联盟迎来了自己精彩亮相的机会,公司团队参与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中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投资选拔大赛),挺进了黑马大赛年度50强,创意项目还斩获黑马大赛—电商消费行业第二名。
好消息纷至沓来。创客联盟网站上线4个多月后,在没有任何营销费用的情况下,已经吸引了1700名会员和设计师入驻,移动端的关注数量超过2万,还有60多款创意商品委托网站在线销售。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知名设计师张子裕,目前就是创客联盟的合作设计师之一。不久前,他委托创客联盟平台帮他把一个父亲节胸章的创意落地。张子裕说,把他吸引到创客联盟来下单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个平台的开放性、丰富性和便捷性。
创客联盟稳步上轨更增加了陈晶的信心。她说,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三年后,创客联盟将可以汇聚25万名工业设计师和150万名用户,届时将有望产生375万件个性化商品,保守估计营收可达数亿元。
挑战仍在
挑战仍在
期待政府能给予更多扶持
常平将建设“创客”联盟电商产业集聚,支持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
——常平镇委书记 黄庆辉
尽管创客联盟当前发展有声有色,但在陈晶心里,如何吸引人才与融资,仍然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早年曾在深圳打工的陈晶说,创客联盟创办初期,不少朋友建议她把公司落地在深圳,在招人及融资方面会有很多便利。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陈晶对朋友的建议愈发有感触。她说,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及繁华的一线大都市,汇聚了各行各业众多优秀的人才,企业想找什么样的人才,可选择面非常广,哪怕你所招聘的人员不理想,重新“换血”的成本也不高。
“但在常平,发出招聘启事后,应聘者寥寥,可选择的余地很小。”陈晶说,作为扎根常平的创客公司,给员工开的工资,得达到深圳同类型公司的1.5倍左右,才对新人有吸引力,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公司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作为东莞首个创客联盟,前期尽管有地方政府的一些扶持。但十几名员工平均每人每月6000元左右的工资,一年好几万元的宽带费用,再加上各种其它开支,仍令陈晶倍感压力。
“自从搞创客联盟以来,一直有风投与我们接触,想对我们进行投资,但因为创客在东莞属于新生事物,风投持有明显的保留态度,”陈晶说,一些风投公司负责人直接告诉她,希望她能把公司搬到深圳的一些科技园里,这样的话,风投公司可以很快给予资金扶持。
尽管利好诱人,但陈晶考虑的显然不只上述内容。陈晶说,由于行业属性的限制,创客类企业成立初期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创客联盟在内的很多公司,前期主要还是打基础和培养用户群,并无正常盈利的渠道。
因此,在陈晶看来,地方政府应该在资源方面给予创客类企业更多的扶持。比方说在场地、租金、宽带收费以及展会联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和协助,让新生的创客类企业能够在本土扎根,并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市层面,是否可以引入一些互联网项目进行发展,着力提升东莞互联网行业和创客类行业的基础和话语权。”
而常平镇也正着力通过制定新的措施来扶持企业发展。
据常平镇委书记黄庆辉介绍,该镇政府正着力建设“创客”联盟电商产业集聚,并以科技新城和旧城区拟改造的创客社区为主平台,承接一批孵化器项目,使之成为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源地。“与此同时,政府会发挥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鼓励社会资金向科技创新倾斜,探索建立以政府设立的种子基金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为主体、银行风险共担为保障的融资模式,破解创客类等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黄庆辉说,在此基础上,常平还将引进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等,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服务。在上述利好的推动下,创客联盟有望迎来更多的融资机会。
“尽管创客行业前景看好,我们也属于喝头啖汤,但企业生存也要适应商业规则,对我们而言,目前生存下去才是正道。”陈晶说,今年以来陆续有风投公司来考察,但公司对资金的进入也很谨慎,她更希望联手既有资金又有资源的合作伙伴,一起将创客联盟做大做强。
陈晶说,梦一直都在,尽管过程曲折,但会坚持走下去。
创客联盟都有哪些小伙伴?
详见AⅡ02版〉〉
策划:雷贤辉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方镇彬
南方网原文链接 http://tech.southcn.com/t/2015-07/28/content_129429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