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创客联盟www.makerlm.com
众所周知,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需要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等过程,而这一切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无论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持和支撑。因此,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应从创新教育着手,大力提倡和积极实施大学创新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耀、以创新为目标的氛围和共识。因为,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刺激和引导下,大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动机、树立创新的目标、确定创新的方向,发挥创新的热情、挖掘创新的潜力、释放创新的能力。
实际上,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而大学生创新意识则是一种由于对创新的热爱、追求、奉献和奋斗所形成的精神境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所谓“三本护照”中的“事业心与开拓精神”,以及彼德·圣吉提出现代化人才所应该具有的所谓“五项修炼”中的“自我超越”境界,就与大学生创造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创造意识如出一辙。所以,大学创新教育应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其视为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和进行创新教育的首要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akerlm.com创客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