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医疗领域再次拯救了人类 |
|
作者 | 正文 |
d**n
![]() |
发表时间:2015-05-07 17:04:05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又再一次的实现了医疗界的奇迹,在福清的李阿婆因为骨关节痛使它在平时有很多的不便之处,但是现在因为3D打印的出在福清的李阿婆的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的,所以我们幸运的不是什么,而是我们幸运的生活在了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的世界。 58岁的福清李阿婆惊喜万分,不但术后自己可以行走自如,伴随了她大半辈子的骨关节痛也终于消失,这一切均受益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在全省率先引入的“3d打印骨关节技术”。
据医院副院长、大骨科主任张怡元介绍,李阿婆病情实属罕见:其腿骨不但是先天性关节内畸形,小腿胫骨长反,向后弓屈曲30度,长期跛足也引发严重关节炎。“如果不尽快进行治疗,李阿婆恐怕以后都要在病床上度过,但依靠常规的器械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手术。”
经过反复研讨,张怡元想到了解决办法——3d打印骨关节,运用3d技术打印与李阿婆骨关节1:1比例的关节模型和操作模具,为她量身定制一个专门的人工关节,同时以模型为参照反复练习,提高手术精准度。
于是,在与北京的一家专业3d打印公司合作同时,张怡元带领着医生团队经过反复研究交流。最后,根据李阿婆的核磁共振数据,用3d技术原样复制出其畸形胫骨、正常胫骨等5块骨头模型。接着,张怡元和他的团队比照模型施行模拟手术,通过电脑虚拟手术步骤,使术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演练。
“通过3d打印技术,让手术过程就像做过事前彩排,达到最大的精准性和前瞻性,让医生对每个手术环节都胸有成竹,不再云里雾里。”张主任表示。
最后,李阿婆的手术仅用时50分钟就圆满完成,而常规手术最少需要2个小时。“这类手术,不仅高效创新而且对患者来说创伤小、恢复快,这是骨科今后重点研究的创新项目,并将应用于骨科多个学科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