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手绘从零基础入门(三) |
|
作者 | 正文 |
d**n
![]() |
发表时间:2015-05-07 17:18:07
关于透视。。。。透视有什么好讲的呢。。。。
基本理论《Sketching》和《借笔建模》上透视讲得都不错,透视本身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当然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搞一本《透视学》去刨根问底,只需要知道这两本书上的其实内容就够了。 然后就是无休止地练了,在练习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 基本的透视练习,最开始可以画一画立方体,我反而感觉画太多透视原理图没什么意思,实际上根本用不到那么夸张的透视。然后就是一些基本形态相加减,别忘了把你练习的线条用上。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产品手绘中去掌握透视。 ![]() 也可以用【手绘线条】去画画结构素描,画出内部结构也是练透视的好方法 去年上暑假班时很经典的一张图,好多人都把顶部后方的透视画错了 ![]() ![]() 来感受一下一点透视对体量感的影响 ![]() ![]() 椭圆是怎么来的? 一个正圆,只有当你看它的【视线】与正圆所在的【平面】垂直时,它在你眼中呈现出的才是正圆。视线偏差(实体产品),【成像】就是椭圆,只不过是你的视觉神经和大脑帮你识别出了这是个正圆。 我们画产品手绘是在画什么?是把一个三维物体通过透视准确呈现在二维纸面上,圆、圆柱也是如此,而正圆的透视效果就变成了椭圆。 ![]() 椭圆又是通过什么原理呈现在纸面上的? 首先我们默认椭圆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或铅垂面,椭圆的大小由长轴和短轴的比例决定,(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是永远垂直的,当然手绘里的椭圆都是解析几何里的直椭圆即 ![]() 椭圆里的两组线,一组是确定椭圆的长短轴,这是唯一的;另一组是经过中心点的两条透视线,而这样的透视线有无数组。实际上每组透视线都是正交视图中正圆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因为这样的直径有无数组,所以转化到椭圆上的透视线也是有无数组,它们决定了椭圆外切矩形的透视方向(想象一下把一个圆柱体旋转,它的外切矩形(切点在圆上不变随圆旋转)的透视图是不是时刻随着变化?)。既然是两条垂直的直径,它们是不是把正圆面积四等分了?所以两条透视线也就把椭圆面积四等分,这也是确定透视线位置的方法。 所以椭圆由长短轴确定而不是由透视线确定 ![]() 同样一个圆,离我们眼睛越近透视效果越强,也就是长短轴的比例越大,这张图应该可以帮助理解。 ![]() 圆柱体透视,同样离眼睛越近透视效果越强 ![]()
再看看这个是怎么回事,哪个椭圆透视更剧烈?
![]()
水平圆柱体也是一样的道理
![]()
咳。。。这个图。。我就是随便画一画。。然后随便抠一抠
画圆柱体的步骤,中轴线与短轴重合,长轴与它们垂直
![]() ![]()
以上都是指椭圆在水平面上,而当椭圆所在的面不是水平面或铅垂面时,同样这个“圆柱体”的中轴线也应垂直椭圆平面。找准这条垂直于平面的中轴线是把斜面椭圆画对的关键。
![]()
所以,如果椭圆在水平面上,必然长轴水平短轴竖直,(铅垂面同理),否则椭圆所在的面就是斜面。
有一个特例是,从倾斜的视角观察横放的椭圆,不过道理也是一样的
![]()
SBD果真强大
这货可以带来线条+透视+椭圆全方位练习
![]() ![]()
基本理论差不多就这些,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产品的手绘中,对透视、形态比例和结构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一定得把这个过程坚持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