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属于新一代绿色高端制造业,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并称为实现数字化制造的三大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是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的重要基础。
加快3D打印产业发展,有利于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中占领高地,进一步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创造性人才培养。为加快推进我国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议:
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平台建设。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机构、装备生产企业、用户企业共同参与的研发机制,并采取设立专项研发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等措施,增强我国3D打印技术的研发实力。特别要鼓励计算机、材料、机械、控制、生物等多学科人才参与,实现交叉攻关与创新。同时,在有效整合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健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
二、要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努力培育市场需求。
选择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生物医疗、日常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建立3D打印应用示范基地,尽快形成通用性、标准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同时,在大专院校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和实践中加入3D打印技术与应用的内容。此外,要加大3D打印装备在产品设计、教育科研、文化创意、国防军事等市场培育与引导力度,培育发展新业态,建议率先在医疗教学等需借助图形、图像等方式提高人的理解力的领域,推广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反过来带动上下游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三、要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突破、引领产业”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3D打印软件开发、材料制备、工艺控制、装备生产、技术服务的系统性整体攻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中,要前瞻布局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推进3D打印装备的产业化。同时,加大对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力度,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严格实施行业准入条件,建立行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此外,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强化对3D打印全产业链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互联网3D打印设计软件的监测,及时处置相关网络有害信息。
四、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全行业竞争力。
一是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融入全球3D打印产业链,努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二是支持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联合开展3D打印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3D打印行业标准制订,推动我国领先领域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和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