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它被认为是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发达国家的研发水平相差无几,并在产品开发、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贺在华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光固化、金属熔敷、陶瓷成形、激光烧结、金属烧结、生物制造等类型的增材制造装备和材料。
专利状况的多少往往能反映出一个领域研究成果的活跃程度。我国的3D打印技术已趋于国际领先水平,那么专利状况怎样呢?记者以“增材制造”为关键词在中国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3月21日,共发现相关专利申请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件。从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该领域提交的第一件专利申请的时间为2012年,当年共有9件该领域的专利申请,2013年的专利申请共有14件,由于专利公开的滞后性,预计2013年的专利数量还会增加。由此可见,该技术不仅是新兴技术,并且专利申请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的专利申请。
在上述专利申请中,记者发现了一件与3D打印汽车相关的专利申请,其名称为“多金属液态喷射沉积增材制造设备”,申请人是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其公开的信息显示了增材制造所包括的设备,以及装置的操作过程等。
记者又以“3D打印”为关键词在中国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截至2014年3月21日,仅有3件与汽车相关的专利申请,其中有一件名为“组合成品功能零部件的3D打印”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的信息显示,3D打印机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材料打印零部件,并可以将其与传统制造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这种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
尽管3D打印汽车的前景甚好,但若想走入寻常人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D打印汽车的价格、原材料、社会风险、消费者的认可度、缺乏行业标准等都是影响其尽快普及的重要因素。”贺在华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应加快该领域的技术研发进程,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力度,并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